华灯初上,一排排大红灯笼悬挂在两岸的门店前,配合河道两侧的亮化灯带,映照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这里不是江南水乡,而是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东和村。

  “一年前我出门打工,当时村里的那条河沟淌着黑煤水、堆满生活垃圾。一年过去,我打工回来,到村口竟认不出来了,那条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东和村村民申明安说。

  申明安家就住在河道附近,他见证了河道的兴衰,“小时候河水清澈,河道宽广,这条800多米的水街沿岸就有醋庄、酒庄十几个,全拜水质所赐”。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加之环保意识不强,随着煤矿的大规模开采,河水、河道逐渐被污染。“河道逐渐成了垃圾场,臭味熏天。”申明安说。

  当地老百姓都盼望着能恢复河道以前的自然生态,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光靠村里,这个愿望恐怕很难实现。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这个梦想实现了!现在,河道恢复了,小村庄成了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镇”,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派生出了生态文化旅游的新产业。

  东和村村委会主任曹仁武说,当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沿着河道走了几十趟,后来又带设计院的专家出谋划策,“专家们都说要围绕水做文章”。

  申明安外出打工前,村里启动了清垃圾、清违建工作,不过刚开始没啥进展。“违建难拆啊,都是乡里乡亲,谁家也不愿意拆。”申明安说。

  经过政府的不断宣传和不懈努力,2017年8月份,垃圾全部清理了,水镇也初具雏形,老百姓竖起了大拇指。“整出来的效果真不赖啊。”村民们都说。

  依托这条河,峰峰矿区发展起乡村旅游。曹仁武说,旅游成了村里的大行业,平时每天游客有上千人,节假日更是超过万人,目前全村四分之一的村民要么在水镇创业,要么做旅游服务工作。

  申明安说:“听说水镇今年还规划建民宿,我准备不出门打工了,留在村里搞旅游!”(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杜王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杜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