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问题立马就有人来解决,每天一出门就能瞧见‘红马甲’,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真是实打实的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困难!”近日,凤凰街江湾社区林家冲业主委员会及时解决了高压线穿过居民楼前树枝的安全隐患后,得到了居民的连连夸赞。
安源区凤凰街地属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占比多,且许多老旧小区都属于开放式,面临的环境和治安问题尤为突出。居民参与度不高、自治能力不强、参与渠道有限等问题更是成了凤凰街老旧无物业小区自治的难点。今年以来,安源区凤凰街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搭建“议事桥”“网格化治理”“自主认领志愿服务岗位责任制”等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新做法。引导居民实行自治,解决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难点热点问题,推动社区治理精准化,让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
搭建“议事桥”,议事会上谋自治
“如果安装电梯,我们楼地底下的化粪池会不会受影响?”“我们住在一楼,安装电梯的话对房间的采光会有影响,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我们楼栋没有预留电梯通道,能不能安装电梯呢?”“安装电梯的费用住户要如何分摊?”……近日,在凤凰街北桥外社区召开的加装电梯党群议事会上,大家纷纷就自身关心的疑点问题发言。
北桥外社区御景园小区始建于2005年,没有电梯,出行难,成为了老年住户、高层住户的共同难题。为切实回应群众期盼,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御景园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便提上了社区议事的“日程”。
“以党组织、居委会成员、居民、社会、专业人士为主的5类代表,再加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社区重大事件召开议事会进行商议,同时社区党委按照邻里网格划分党支部,把党组织的‘触角’下沉至小区、街巷、楼栋,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辐射到户到人,实现社区‘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办’的自治理念。”北桥外社区党委书记吴楠介绍道。
近年来,凤凰街采取党群议事“集中议”、入户调查“当面议”、院落摆台“座谈议”、微信平台“网上议”等方式,将“话筒”交给群众。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等民生实事都搬上了社区议事“日程”,围绕共同话题以案说事、坦诚建言、共商对策,居民有了新的沟通渠道,社区、居民实现了协同自治共管,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党员群众齐参与,“主人翁”意识被激发
凤凰池社区作为凤凰街的老旧社区,辖区内居民楼栋都为开放式、无物业样式,慢慢的,人口多、环境差、停车难、居民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显现突出。“邻舍们,杂物堆放在楼道内,既不美观,也对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还请今天上午有空的邻舍一起齐心协力,把楼栋内的杂物清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扫除‘障碍’……”一大早凤凰池社区萍水北路7、8号楼的业委会成员、楼栋长包卫萍奶奶就在居民群里吆喝。不久后,一个个“收到”接龙排成了长队……
61岁的包卫萍奶奶平常是个热心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处得特别融洽。自业委会上任后,她干劲更足了,没事就在小区里走动,每天都要检查楼道有没有小广告乱张贴的情况,并且经常和住户交流,收集业主意见、解答业主疑问,做好垃圾分类、文明停车等方面的工作。“其实我们小区热心业主挺多的,只是缺少了带动大家一起‘干事’的人,业委会成立后,有了明确的‘带头人’,大家的精气神一下子就都被提了上来。这下子业主有难题我们能及时了解、及时解决,大家的生活环境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包卫萍奶奶说。
今年九月,萍水北路7、8号小区被列为无物业小区试点小区。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走访小区党员群众,在小区党员中酝酿和招募自治管理小组人选,召开了业主代表大会“屋场贴心会”,集思广益,协商议事,推荐出9名业主组成了自治物业管理小组,其中有3名党员。在社区党委的带动引领下,包卫萍、王芳等一众业主组成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号召动员业主们积极参与到自治工作中来,业主们各展所长,党员群众齐上阵,“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人心“聚”起来,家园“美”起来
“亮了,亮了!太好了,这下再也不用发愁晚上回家灯不亮了,王姐真是麻烦您了,我们上班忙不过来,每天晚上回来楼道灯都不亮,可怕人了!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下班刚回来的居民小沈正好撞见师傅在修理家门口的楼道灯,感激地对业委会成员王芳说道。
“小区单元楼的楼梯没人清扫,没有路灯夜间回家不安全,楼道太黑需要翻新……”业委会将一个个问题收集起来,再一个个去解决落实。就这样,小区管理有了“主心骨”,他们活跃在楼道里、邻里间,承担起邻里调解、义务巡逻、美丽家园和爱心助困等职责,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及时反映小区居民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破解了社区力量不足等问题,使得社区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拆改工程建设过程中,北桥外社区一共拆除违章建筑42处,其中有的违章建筑有近20年历史,可以说是一块“硬骨头”,但是最终社区没有花费一分钱,都是依靠楼栋长、网格员的力量,号召居民自发主动拆除。
现在,凤凰街许多社区基本形成“半小时服务圈”。只要居民有需求,一个电话打给业委会、楼栋长或者社区,半小时内就会获得相应的帮助。前不久,住甘家北巷1号2单元的柳奶奶,身体不舒服,不愿自己起身做饭,便给业委会打电话,业委会立马联系社区志愿者从“社区食堂”配好饭菜“送货”上门。
如今的凤凰街辖区,环境干净整洁,治安越来越好,生命通道畅通......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新型社区治理“蓝图”正在逐步呈现。
“社区事务杂、住户多、人手少、管理难是通病,除了要抓好社区这个主阵地,更要发挥好居民的力量,做好‘和睦’文章,把这两个字运用到业委会、居民志愿服务队中去,让党建引领更有力、社区服务更深入、小区管理更有效,最大化地激发小区自治活力,提升小区自治水平。”凤凰街党委书记黄群说道。(肖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