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作业中的猫儿沟煤矿。
12月6日,本报接到河曲县旧县镇一村民电话,说:“看了你们(12月5日,《河曲县煤污染何时休》)报道我们县坪泉村一带的煤污染情况,我们这里其实比他们那里污染的还厉害了。你们也来我们这里采访采访吧。”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该村及周边村庄在近几年来,饱受煤灰的侵害,致使水不能喝,地不能种。事实果真如此吗?12月8日,记者驱车前往旧县镇一探究竟。
当日上午9点30分许,记者顺沿黄公路韩河线进入旧县镇境内,一路上,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运煤大卡车,抛洒着和搅动着地面上的煤尘,天昏地暗,仿佛一条条的乌龙在飞舞,卷过山岗卷过公路卷过沟谷,站在煤车经过的路上,顿时感觉连呼吸都特别困难。
这些运煤车辆大多没有加盖苫布,记者在路旁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里,经过的运煤车辆达97辆,其中的85辆没有苫布和遮盖。“今天没有风,这里的空气算干净的呢。”同行的河曲县人老刘对记者说,“每年春秋两季刮风的时候,这里的天空一片昏暗,天上飘的不是黄色的沙尘,就是黑色的煤灰,要不就是两者都有。”
而记者看到,路旁的民房、饭店、电杆、树木、草丛,全部都覆盖着厚厚的煤灰,公路上也随处都是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一堆堆煤尘,历年来持续不断的运煤车无序的抛洒,已将旧县镇附近的这几个村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黑色的浓妆。在记者随机进入的一户村民家,这个农家院子里、门窗上、树枝上等犄角旮旯里都落有厚厚的煤灰。“这几天没刮风,落的这灰算少的哩。春秋两季刮大风时,我家这百八十平(方)米的院子,每天都扫出去一大簸箕煤灰。”这家主人对记者说,“我家那边有一座400多年历史的古庙,在晋西北、甚至在陕西、内蒙(古)都很有名气,占地是不小,每年这两个季节,每天都用平车往出拉煤灰呢。”
另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说起我们这里煤灰污染的严重,我说个事实你可能觉得有些夸大。要不信,我现在出去转一趟,回来洗把脸,盆里的水是黑的。”
但就是这样严重的煤尘污染,还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项,记者在麻地沟村附近的路旁,就遇到了几位正在旁边空地上倾倒煤矸石的村民,其中一位村民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些一堆堆的矸石,都是从麻地沟煤矿拉过来的,他们将其中夹带着的煤块拣走后,“再随便路边找个沟壕,把剩下的矸石倒掉”。
按煤炭企业生产的环评要求,煤矸石无疑需要建专门的矸石场存放。而这几位还在忙着从矸石堆里拣煤块的村民,却告诉记者,旧县镇这一带的几家煤矿,都能随便就拉上矸石,“你要多少,我都能给你拉来”,并且,就连规模巨大、露天开采的煤矿,也不例外,“猫儿沟(煤业)也是这样,我就从那儿拉过许多次”。
没费多大功夫,记者就在沿公路旁的沟壑和山坡上,发现了两、三处随意倾倒的煤矸石堆。10时20分许,记者赶到与旧县镇仅隔不到1公里的猫儿沟煤业有限公司。在驶入该公司的路口,路边两位全副武装的保安伸手要求停车,其中一位跑过来让记者赶快离开。解释说:今天矿上停产。然而,1小时后,记者在该矿对面的山头上看到,该矿一作业的处山顶上,十数台挖机、铲车、卡车马达声声,往来穿梭,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本地居民老刘说:“我们河曲农民不懂得国家对露天煤矿开采有哪些规定,但觉得煤矿离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庄、居住的家这么近,总是不妥……”
旧县镇西距黄河仅三四公里。行驶在黄河岸边,记者不禁感慨万千:滔滔的黄河途径河曲,卷走的仅仅是黄土吗?这里的煤尘污染和乱倒矸石的行为,什么时候能得到真正的治理呢?对此,本报也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