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万众瞩目的重要议题是“十三五”规划的制订。从“一五”到“十三五”,在每一个5年、每一项目标达成的不断积累中,中国取得了辉煌发展成就。

  5年时间并不长,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正在收官的“十二五”、展望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令人既深感自豪、又充满期待。

  回望过去,辉煌“十二五”

  过去的5年,是辉煌的5年。

  在这5年中,中国的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2014年,中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也从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的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综合国力提升的背后,是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

  “十二五”前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8%,虽然有所放缓,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

  辉煌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生活的深刻变化。

  “十二五”期间,中国人的出行更加方便——无论福建、广东、贵州还是甘肃、新疆、东北,都已经可以乘坐高铁到达;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的方寸屏幕,就可以完成订餐、购物、叫车、交友、学习和支付等;人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十二五”的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8%的GDP增速,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中国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等,均已位居世界第一;3828万套保障房拔地而起,城镇化率提高到54.77%。统计表明,中国的财政收入中已经有70%以上投入于民生事业。

  展望未来,改革风向标

  “十三五”的5年,是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5年。

  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中国要完成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平均每个月都要完成11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经济改革走入深水区,如何拿捏资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培育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依然是中国需要探索的问题。同时,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体系也亟须健全完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等,也需要各地的活力与创新。

  在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鹏眼中,“十三五”的5年是“拉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的重要机遇期。

  “区域、城乡、产业、行业、群体间的发展失衡,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得到重点解决——现在在持续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等,就是为了弥补这些失衡。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体的运营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仍需培育,同时要解决困扰他们发展的融资难等问题;而资源环境的制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在‘十三五’规划中如何提出解决办法,值得期待。”高鹏表示。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则指出,在“十三五”中,对一些“关键部门”的改革尤为重要。这样,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速就有望实现U型调整,回到7%甚至更高的增速。

  “城镇化以及与城镇化相关的改革必须加快,同时国企、政府自身的管理体系改革也非常重要。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必须建立农民进城后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国企的利润效率仍有重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对企业资本和经营的管理方式可以改革,以释放活力。而在从严治党方面,则需要建设一支严格按照纪律行事的、廉洁的同时必须有作为的党政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这样有助于中国经济走出U型增长的底部。”李稻葵表示。

 
全国超8成地区启动大病医保 将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 2015-10-28 01:19: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官志雄
参与互动(0)
2015年10月28日 01: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召开201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忠通报了三季度人力和社会保障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养老保险方面,目前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已经形成,资金归集到中央并投资运营的目标时间为2016年。医疗保险方面,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推进大病保险工作方案并进行专项部署,全国84%以上地区启动实施。

  另外,针对《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的医保支付标准未能如期出台的问题,李忠表示,人社部与卫计委拟共同牵头研究制定适用于城乡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规则,下一步将抓紧时间,力争尽快出台。

  数据 居民企业养老金水平双升

  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低于4.5%的全年调控目标。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是1.09,表明市场岗位需求略大于求职人数。

  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大学生就业季双重压力下,这样平稳的就业数据成为亮点。李忠表示,随着稳增长、促改革措施的密集出台和落实力度的加大,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四季度乃至明年就业形势还将继续保持整体稳定。但就业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中确有一些企业出现岗位流失和减员现象,但总的来看,涉及范围不大,人员分流平稳,未发现普遍性的裁员潮。”李忠表示,四季度就业稳定的判断是基于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落实力度也在加大,有信心继续保持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下一步人社部将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大力推动创业带就业。

  社会保险方面,扩面征缴正稳步推进。1至9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合计总收入33187亿元,其中征缴收入25280亿元,总支出2819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8.3%、12.4%、17.8%,累计结余达到57366亿元。此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全部发放到位,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有27个省级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全国标准之上增加了基础养老金,提高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超过100元。

  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的问题广受关注。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9月底,已经有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相关政策措施,26个省份部署落实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符合地方基金结余规定的30个省份下调生育保险费率。

  进展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初稿已形成

  今年三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不过,除广东千亿资金已入市外,只有山东有部分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有业内人士认为,养老保险基金沉淀在地方易形成地方利益,基金由地方向中央归集的道路不会顺风顺水。

  对此,李忠表示,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养老保险基金分布在省、市、县三级,将分布在各地的结余资金,特别是分布在市县的结余资金逐级归集到省一级,是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重要前提。

  事实上,在统筹层次低下的背景下,目前养老保险省级层面归集的资金并不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只有6个实现了资金统收统支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对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此前针对人社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报告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也都明确提出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任务要求。“十二五”已到后期,如期完成任务已不可能。建议加大工作力度,提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在抓紧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的同时,尽快完善省级统筹制度,没有省级统筹的基础,实现全国统筹的工作就不扎实。

  对于全国统筹的问题,李忠表示,社会保险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提高统筹层次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年人社部也一直在致力于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出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办法。人社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目前已经开展了相关基金模拟运行测算,并已形成了方案初稿,拟在进一步论证后适时上报国务院。

  此外,对于养老金投资运营的问题,李忠表示,现在人社部正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委托投资资金归集和划拨的办法,规范资金在委托地方和受托机构之间划入和划出的流程,明确委托地方和受托机构协议签署的有关要求。各地的结余资金都将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归集和划拨。人社部按照2016年启动实施的目标,尽快出台办法,确保地方委托投资资金及时到位。

  覆盖 启动大病医保地区已超八成

  在医疗保险领域,统筹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李忠介绍,目前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经有90%左右的地市实现了市级统筹。

  “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意义非常大,一个主要方面是解决了异地就医的问题。”李忠表示,在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之前,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异地就医报销难。现在实行市级统筹以后,解决了60%以上异地就医的问题。

  “现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海南、西藏等省市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督促地方从实际出发,提高医保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李忠表示,医保提高统筹层次的目标是巩固市级统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推进省级统筹。

  此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推进大病保险工作方案并进行专项部署,全国84%以上地区启动实施。

  对于《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延期未完成问题。李忠表示,2015年5月人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医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按照国务院医改办的要求,人社部和卫生计生委分别开展了医保支付标准的相关研究工作,启动了医保支付标准管理规则的制定工作。

  “在国际上医保支付标准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经验,在我们国家一些地区也先行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李忠表示,在总结国际经验和先行探索地区一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人社部已经起草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试行规则,并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了意见。为进一步适应统筹城乡的需要,适应城镇医保与新农合政策衔接的需要,目前人社部正在积极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沟通协调,拟共同牵头研究制定适用于城乡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规则。下一步将抓紧时间,力争尽快出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